一、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現狀 第三方物流概念從20世紀90年代進入我國,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在國內掀起了一股“第三方物流熱”。綜觀現今國內物流行業中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經營業態主要有兩種。
其一,第三方物流企業接受客戶委托,根據客戶提出要求處理相關貨物。其實這種業態的經營模式實質是一個委托的法律關系,屬于初級業態。其表現形式是以處理委托人事務為目的,根據委托事項支付一定費用,受托人(物流企業)根據實際成本加上利潤收受費用并提供相應服務。
其二、另外一種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客戶要求,以物流企業名義向外尋求供應商、代理商、分銷商,同時又向客戶提供相應的倉儲、運輸、包裝等服務,為客戶設計物流計劃。該模式往往是從事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通過與固定客戶(通常是連鎖企業)建立穩定的契約關系,以物流企業名義與生產建立廣泛的商品關系。
二、第三方物流在國外蓬勃發展 因為物流業的新興領域,第三方物流在國外的物流市場上已占據了相當可觀的份量,歐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例約為76%,美國約為58%,日本約為80%;同時,歐州有24%、美國有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務用戶已積極考慮使用第三方物流;歐洲62%、美國72%的第三方物流服務用戶認為他們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再增加對第三方物流服務的需求。專業人士指出:“第三方物流存在的很重要理由就是讓更專業的物流企業來服務,讓物流也成為企業增值的另一個渠道。
由此可見從中外第三方物流企業對比來看,目前我國
倉儲物流行業的運行成本頗高,降本增效是重中之重。與此同時,由于國內第三方物流和智能倉儲的普及率遠落后于國外水平,未來有望成為倉儲物流行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突破口。